幼兒是培養健康飲食的黃金時期
健康飲食,不是老了才開始
幼兒是培養飲食習慣的黃金時期
現代生活便利及緊湊的生活速度下,過往農村社會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節奏與步調日漸式微。少加工及少精緻的家庭式粗茶淡飯變成是現代人奢侈的願望。便利及進步帶來了快速的步調、快速的飲食及緊湊的作息。三餐外食的生活模式,幾乎已涵蓋現代多數的人口與家庭。記得大學時期,校園外總是充斥著許多排骨便當店、燒臘便當店及許許多多的小吃攤。大學生的午晚餐就是校門外又油又香的便當,不只如此,這些便當店買了便當還加送手搖飲。對求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真是便宜、又油、又甜與又好吃。而這重口味及餐餐必配一杯飲料的習慣,竟然就這樣不知不覺的養成。直到出國留學後,自己開始學會煮飯,才驚覺發現,原來自己習慣的口味,竟是要加這麼多鹽巴、油及糖才能拼湊出的重口味。
不知曾幾何時,看到電視新聞撥出一則美食外送的新聞。新聞中提到幾所高中學校校們口,每到中午時間,校園外充斥著外送平台的機車來外送食物。當中,外送平台外送最多的便是午餐的便當及飲料。這讓我回想到小時候念小學時,班上同學幾乎是人人每天帶自己家中煮的便當,用像現在台灣鐵路的不銹鋼便當盒,自己攜帶午餐到學校。每天一到學校,就是把便當帶到廚房蒸便當。不過,現在因為美食外送平台的加速興起,美食外送的驅使之下,讓外食變得更加無比便利。學生不再自行帶便當,甚至也可能不再參加學校營養午餐。便利的外送平台驅使人人可以呼叫外送餐點、甜點及飲料。曾幾何時,我們的生活飲食因為科技便利而受到極大的改變與影響。套句外送平台的廣告台詞:「你不用外出,就可以在家、學校或辦公室享受美食 」。
便利化及現代化驅使之下,使得高油、高糖、高度加工烹調的國民美食或精緻可口餐點,就這樣成為日常飲食模式。也因此罹患肥胖、三高疾病(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及脂肪肝的人,不但嚴重年輕化,罹患者也呈倍數成長,越來越多。加上,現今普遍雙薪家庭的情況下,拼生活、拼前途的情況下,老公及老婆下班後,到底誰還有體力及耐力去準備健康的一餐來滋養每天勞心及勞力的身體呢?。在這種情況下,家中如有了小孩之後,如果同樣的外食模式,套用在幼兒及青少年的話,幼兒及青少年隨著父母早出晚歸(通常雙薪家庭中的幼兒,除非有阿公阿嬤幫忙照顧,否則出門到幼稚園、安親班或學校的時間,往往比父母早,更是朝七晚六一族)的生活型態,何來健康及規律的飲食營養呢?。也因此,我們就這樣讓大部分正需完整營養以提供生理、心理,乃至腦部發展的孩童,成長時期的營養就靠外食飲食度過了。也因此從小培養起的「重口味」及「甜」才是美味的飲食習慣就這樣日積月累養成了。高油、高糖、高鹽及低纖的外食習慣,為將來成年後的慢性病埋下伏筆。而飲食習慣竟也可以代代相傳。
為達到家人營養健康,飲食內容及品質是影響健康的重要關鍵之一。不管是幼兒、青少年、成年時期及老年時期,為了養成良好飲食的習慣,培養正確的飲食及營養知識是關鍵的第一步。也因此日常生活中的「營養教育」及「飲食習慣」的養成成為極為重要的課題。培養幼兒的營養知識及飲食習慣是小孩在日後的成長歲月裡,能自行養成良好飲食生活習慣及累積良好營養狀況的關鍵第一步。別小看這些飲食習慣的培養,幼兒可以藉由學習健康食物及營養食癒成分的知識,烙印在意識中,並在日後的成長歷程裡,維持健康體重及健康成長的習慣養成。小孩的飲食是否健康,是否有足夠及均衡的營養,會直接反映在他們的體重、身高及體型,乃至腦部及體能發展上。通常有健康飲食習慣及營養足夠的小孩體重發展適中、身形扎實且生理發展健全。相反的,飲食習慣較差及營養不均衡的小孩,呈現肌肉不足的瘦弱狀或體重過重,肉虛軟不結實的虛胖狀。也因此,幼兒是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及給予飲食教育的黃金時期。
>> 你還在吃沒有專科研發的保健品嗎? 了解專科研發,合理保養身體
本文摘錄自{食癒生活} 著作所有 翻印究